弘扬中华文化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

自我保健

《护士教材·儿科学》第八章 婴幼儿消化不良症

类别:自我保健 作者:小编 时间:2023-04-26 浏览:
本病是婴幼儿时期一种以腹泻、呕吐为主的急性胃肠道功能素乱症。二岁以下小儿最为常见。多发于夏、秋两季。按中毒现象明显与否可分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及中毒性消 化 不 良类。病因由于婴幼儿生长迅速,营养需要量大。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、机体调节机能差,加之消化器官发育...

本病是婴幼儿时期一种以腹泻、呕吐为主的急性胃肠道功能素乱症。二岁以下小儿最为常见。多发于夏、秋两季。按中毒现象明显与否可分为单纯性消化不良及中毒性消 化 不 良类。

病因

由于婴幼儿生长迅速,营养需要量大。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、机体调节机能差,加之消化器官发育尚未成熟,如胃容量小、胃酸及消化酶的活力较低、胃肠运动功能较弱等,相对地加重了婴幼儿消化道的负担使之经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。因此,易受外界因素影响,而发生消化功能紊乱。常见因素如下:

(一) 饮食因素

喂食过多,食物中糖及脂肪含量过高,或过多过早添加不易消化之辅食,造成胃肠道负担过重而致消化不良。

(二)感染因素

1。 肠道内感染:病原菌主要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道病毒(如柯萨基病毒) 。通过污染的食物或用县进入消化道而引起感染。

2。 肠道外感染:婴幼儿消化功能薄弱,易因疾病影响而致胃肠功能失调,故患急性呼吸道感染、急性中耳炎及肾孟肾炎等病时常引起呕吐、腹泻

(三)气候因素

气候炎热,使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减少,或腹部受凉致肠蠕动增加等均可成为消化不良的诱因。此外在夏季食物易于污染或变质也可引起本病。

临床表现

(一)单纯性消化不良起病较缓,一般情况尚好,以消化道症状为主,食欲减退,轻度恶心、呕吐,大便一日数次至十余次,为黄色或黄绿色“蛋花汤样”稀便,量较少,可含少量粘液,无脓血,有酸臭味,便前常因肠蠕动亢进引起腹痛而哭闹,便后自行缓解。无明显尿量减少及体重减轻。一般无发热。大便镜检有脂肪球,偶见少量白细胞,二般大便培养呈阴性。少数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。积极防治单纯性消化不良对防止中毒性消化不良极为重要。

(二)中毒性消化不良 一般由单纯性消化不良演变而来。但少数患儿起病即腹泻甚剧,大便一日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,量多,呈水样,便时向外喷射,呕吐频繁,严重者可呕吐咖啡样物质。还因水、电解质紊乱,肠道细菌毒素及异常代谢产物的作用而出现全身中毒症状,如高热、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,甚至出现惊厥及昏迷。此时,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、电解质紊乱所引起,其表现如下:

1。脱水

(1) 轻度脱水:眼窝及前微凹陷,哭时有泪,唇及口腔粘膜稍干燥,轻度口渴,尿少不明显。体重约减轻 5 %。

(2)中度脱水:眼窝及前明显凹陷,哭时泪少,唇及口腔粘膜干燥,皮肤弹性减退,烦渴,喂水后稍安静,尿量显著减少,并伴明显中毒症状。体重约减轻.510%。

(3) 重度脱水:眼窝及前深陷,角膜失去光泽,哭时无泪,唇及口腔粘膜极度干燥,皮肤弹性消失,口渴利害,吃了就吐,尿极少,甚至无尿。体重迅速减轻10%以上。由于血容量显著减少,可出现面色苍白、四肢厥冷、皮肤花纹、脉细弱、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现象。

2。代谢性酸中毒: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(肠液是碱性的),及进食少,体内脂肪分解增加,产生大量酸性中间代谢产物--酮体,又因脱水尿少,不能有效地排出,致体内大量酸性物质堆积而形成酸中毒。轻症无明显表现,重症表现呼吸深长或呈叹息样呼吸,偶见唇色樱红,极重者可表现意识朦胧甚至昏迷。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常明显降低。

3。低血钾症:因吐、泻丢失大量钾盐加之摄 入不 足所致。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、肌张力低下,腹胀、肠鸣音减弱,心音低钟,睫反射减弱或消失,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肌及心肌麻痹。

4。低血钙症:吐、泻丢失了钙盐,当输液使脱水、酸中毒接近纠正时,又有钙盐随尿中排出,致血钙降低,可产生手足抽搐或惊厥等低钙症状。

治疗

单纯性消化不良应采取以调整饮食为主的综合疗法。而中毒性消化不良则必须采取以纠正水、电解质紊乱为主的应急措施,同时控制感染,中草药治疗及对症治疗等。

(一)饮食疗法 开始治疗时,为减轻胃肠道负担,应短期禁食。一般单纯性消化不良禁食 6~8 小时。禁食期间可按每24小时每公斤体重100~150毫升计算,少量多次喂以林格氏液或淡盐水。中毒性消化不良禁食 8~12小时或更长。禁食期间应输液,一般不主张喂液,以免加重吐、泻。恢复饮食后,人乳喂养患儿应减少喂乳次数,中间喂以糖盐水;牛奶喂养患儿先给稀释奶,有条件可给脱脂奶及酸奶,逐渐过 渡 到全牛奶;人工喂养患儿可先喂以米汤或稀释牛奶,根据消化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食量。一般5~7 日可恢复正常饮食。恢复饮食的过程中,应掌握由少到多,由稀到稠的原则。切不 可 操 之过急,以免使腹泻再次加剧。

(二)液体疗法

1。 口服法:适用于呕吐不多的轻度、中度脱水患儿。或严重脱水经静脉输液后情况好转而仍需补液的患儿。可口服补液。配方:白糖20克,食盐0.5克,小苏打(碳酸氢钠)0.5克。冲开水200毫升。排尿后,每200毫升液体内加氯化钾 0.5 克以防止和纠正缺钾症状。液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50~200毫升。

2。皮下注射和鼻饲点滴: 在农村或战时条件下,静脉输液有困难时,对没有周围循环衰竭的轻、中度脱水患儿可用此法纠正脱水。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200~300 毫升/次 (注射于大腿外侧及前方以免损伤神经及大血管) 。同时经肌肉注射较大量镇静剂后,经鼻饲管点滴口服配方液体,液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50~200毫升滴入。

3。静脉输液法:能迅速纠正体内水、电解质紊乱,且滴入液体的质和量易调节。用于呕吐严重,水、电解质紊乱较重的患儿,在补液过程中,应掌握先快后慢、先盐后糖及见尿补钾的原则。24小时补液总量:一般轻度脱水每公斤 体 重 给 子120~150毫升;中度脱水每公斤体重给予150~200毫升;重度脱水每公斤体重给予200~250毫升。常用液体为生理盐水、5%或10%葡萄糖液及青克分子乳酸钠溶液。按照3:2:1或4:3 :2 等不同的比例配成混合液。将总量的一半于前 8 小时补入,余量于后16小时均匀补入。重症酸中毒可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值计算碱性溶液输入量。排尿后,少量多次口服氯化钾。重症低钾患儿可自静脉滴入含钾溶液 (静脉补钾应特别注意用量及速度,因血钾过高可导致死亡)。营养不良、佝偻病、肺炎及心脏病患儿,补液速度要慢,以防止心力衰竭及肺水肿。酸中毒纠正后应补充钙剂,以防止手足抽掇症。通常静脉输液维持24小时,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。

(三)控制感染由于饮食不节或气候等因素引起之 腹泻,一般不用抗菌药物。疑有肠道 感染者,可酌情选用黄连素、链霉素(口服)、四环素及新霉素等抗菌药物治疗。大便培养阳性者,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,选用有效药物治疗。

(四)中医治疗

1。中药疗法

(1)伤食泻:便稀而酸臭、腹痛、腹胀、舌苔厚腻。治以和中消导。如鸡内金、保和丸等。

(2)热泻:发热、精神倦怠、不思食、舌苔黄腻。治以清热导滞。如葛根连苓汤加减。(葛根、黄连、黄苓) 加减。(3)脾虚泻:面色苍白、精神不振、大便稀薄、久泻不止、舌淡苔白。治以健脾、利湿、盐气。如参苓白术散。

2。针刺疗法:取四缝、足三里、止泻(关元穴上五分)、天枢等穴交替针刺。

3。穴位注射:花生油0.5毫升 (每侧) ,鱼肝油05毫升(每侧),氯霉素(按年龄给予),任选一种作双侧足三里封闭。每日一次,用1~2次。

(五) 对症治疗 食欲不振可给予胃蛋白酶、胰酶、酵母等内服。呕吐严重可针刺内关穴或以0.25%普鲁卡因1 毫升作内关穴封闭,也可酌情应用氯丙嗓、苯巴比妥等镇静剂。腹胀者给予肛管排气或艾灸神厥,严重腹胀可行冒肠减压。

护理

(一) 一般护理 患儿应卧床休息。中毒性消化不良之患儿尿布、粪便及便盆等物应进行消毒处理。若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,应严格执行消化道隔离。保持口腔清洁,每日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口腔1~2 次,发现鹅口疮应按医嘱涂以1%龙胆紫。注意皮肤清洁。防止受凉。

(二) 饮食护理 按医嘱禁食,禁食期间酌情少量多次耐心地喂水,注意防止呕吐,并记录喂水量。恢复饮食后,逐渐增加食量,并争取家长密切配合,不可随意增加饮食。

(三) 臀部护理 经常保持臀部清洁、干燥。勤换尿布,便后冲洗,并撒布滑石粉或涂以油剂。臀部有发红或糜烂者应按臀红处理。

(四)病情观察 注意呕吐物、小便量、大便次 数 及性状。若有异常改变,应及时留取标本送检。静脉输液患儿,应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,眼脸有无浮肿,有无输液反应等。并按医嘱严格控制速度,不可过快,以免发生心力衰 竭 及 肺水肿,同时应向陪伴解释速度过快之危害,以利配合。密切观察脱水、酸中毒变化情况,特别是静脉补钾时,注意观察有无面色灰白、血压下降、心率不齐或变慢等高血钾表现。如发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报告军医处理。

预防

(一) 加强正确喂养的宣传指导工作,提倡母乳喂养,平时养成定时定量及喂水习惯,防止多食,适时地依据消化情况逐渐增加辅食。夏季尽可能不断奶。

(二)防止感染及腹部受凉。

(三) 集体儿童单位机构发现消化不良患儿,应积极治疗并酌情进行消毒隔离。


赞一个

感谢您的支持,所有赞赏都用于红色事业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