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四)中庸之道
100.中庸
“中庸”,出自《论语·雍也》。原话是,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!”中,不偏不倚;庸,平常、一般。“中庸”的意思是:不偏不倚,即按照常规办事,走老路; 至,顶点。这句话是说,中庸这种美德不是达到极点了吗!
如何做到“中庸”?孔丘认为,要以周礼作为标准,人的言行既不要超过周礼的规定,也不要达不到,没有丝毫的违背和偏离,就做到了“中庸”。中庸之道是孔丘反动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,是为他复辟奴隶制的纲领——“克已复礼”服务的。
孔丘的中庸思想为后来的儒家学派所继承和发挥,写成了《中庸》一书,成为儒家《四书》之一。
中庸之道是鼓吹折衷调和、宣扬保守复旧、反对斗争反对前进的反革命之道。它是一切反动派镇压劳动人民,进行反攻倒算的十分虚伪、毒辣的反革命武器。独夫民贼蒋介石说,中庸之道是“经万世不变之定理”,妄图用中庸之道来反对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斗争。今天,林彪之流更胡说什么:“中庸之道······合理”,是“正确路线”,是“两点论”,以此来反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,对抗党的基本路线,反对搞阶级斗争。
101.过犹不及
“过犹不及”,这句话是孔丘讲的,出自《论语·先进》。过,过分;不及,达不到;犹,如同。意思是说,做过分了就象做得不够一样,都是不对的。这是孔丘鼓吹的“中庸之道”的内容之一。
孔丘认为,人的言行一定要合乎周礼规定的准则,既不要超过,也不要达不到。但他最反对的是“过分”,所以鼓吹“过犹不及”。他把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从事的社会变革,看作是“过”,是违背周礼的越轨行为,他用“过犹不及”的说教,攻击当时的革命斗争。
孔丘这一反动说教为一切反动派所接受。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头子、叛徒陈独秀,依据“过犹不及”,攻击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是什么“矫枉过正”,叫嚣“必须保持一种折衷的中庸路线”。叛徒、卖国贼林彪更是挥舞“过犹不及”的大棒,反对对立统一规律,说什么“过极则相反”,恶毒攻击总路线、大跃进、人民公社“过分”“过极”,破坏了个人的“积极性”。疯狂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什么“过左”、是什么“托洛斯基主义”,妄图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。这充分暴露了林彪这个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反革命面目。
102.和为贵
这句话出于《论语·学而》。原话是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礼,指周礼;用,应用;和,和谐,一团和气;贵,重要。意思是说,按照周礼来行事,就可以达到上下和谐,一团和气。
孔丘认为推行奴隶制的礼教,可以调和社会矛盾,防止人们“犯上作乱”。这在哲学上是鼓吹折衷调和,在政治上是反对革命。叛徒、卖国贼林彪的“两斗皆仇,两和皆友”,就是孔老二“和为贵”的翻版。
103.君子思不出其位
这句话是孔丘的门徒曾参说的,出于《论语·宪问》。君子,指奴隶主贵族;位,所处的地位。意思是,奴隶主想问题,不要超出自已所处的地位、不要背离自己的等级身分。
孔丘及其门徒竭力宣扬这种思想,是为其复辟奴隶主统治服务的。其用心是:一方面,告诫奴隶主贵族,随时随地不忘剥削、镇压奴隶和劳动人民,另一方面,要新兴地主阶级安分守已,服从奴隶主贵族的统治,反对他们起来革命。
叛徒、卖国贼林彪也鼓吹“君子思不出其位”,就是要其死党念念不忘抢班夺权,颠覆无产阶级专政,复辟资本主义;同时,用这一反动说教来宣扬“驯服工具论”,反对无产阶级反潮流的革命精神,妄想使群众成为他们随意驱使的奴隶。
104.仲尼不为已甚者
这是孟轲吹捧孔丘的话,出自《孟子·离娄》。仲尼,孔丘; 为,做;已,太; 甚,过分。意思是,孔丘不做太过分的事。孟轲吹嘘孔丘是不做太过分事情的人,这显然是欺人之谈。孔丘代理宰相不久,就杀害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。孟轲讲孔丘不做太过分的事是假;置革命派于死地,要人们百分之百地按周礼办事是真。孟轲的这一说教,是对孔丘“中庸之道的发挥,其目的是用来反对法家提出的暴力革命的政治路线叛徒、卖国贼林彪狂叫“凡事勿做绝了”,“做绝了必有恶果”,恶毒攻击我党对王明“斗绝了”,对苏修叛徒集团的斗争“做绝了”。他妄图用孔孟的“中庸之道”来为其投降苏修、变我国为苏修殖民地制造舆论。
赞一个